“六百户”是茂名建市初期的大型住宅区,俗称“猪笼屋”,于2009年被拆除。但“六百户”作为一个片区的非正式称谓还是存在的,它大概指的是新中路的附近。
自从10月3日第七届中国少儿小金钟音乐大赛茂名赛区正式报名后,我们接收到了将近1200名选手的报名,在21日-29日间,我们举办了6场海选,场场爆满。其中小编用镜头记录下许多温馨的瞬间......
六百户承载的是许多茂名70、80、90后的回忆,它除了被冠名为衣服批发集聚地外,六百户的小吃也是让许多茂名人垂涎三尺的。每每逛六百户都必吃的小吃,也成了附近的二中、三中学生的小吃天堂。
前段时间,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个名叫“小朋友的画”的H5刷屏了。这个公益活动将自闭症、脑瘫患者们的画作以1元捐款(也可自己增加捐款数量)的形式推广。不到24小时,捐款人数已超680万人,捐款金额超1500万元。大家说这是今年的“最美刷屏”。
厂前东路人行天桥建于90年代初,年代久远,目前已损坏严重,外观残旧,影响市容市貌,丧失人行天桥功能。为美化城市景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计划于2017年9月15日晚22时至2017年17日22时全封闭厂前东路拆除该天桥。
8月30日,茂名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一则重磅消息“关于办理茂名市电动车临时标识有关规定的通知”消息一出,电动车主立即“炸开了锅”。以前电动车只有看着摩托车被查的份,现在居然电动车都要上牌了,于是很多人开始慌了......
2017年6月25日,广油学院规定的大四学生这天离校,它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广油学子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四年时光还没缓过神就已悄悄走到了尾声,又是时候说再见。虽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它是茂名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校园雕塑下,东湖池边,这就是广油!
书,是一个人的灯塔,它可以指引人们走正确的人生方向,而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它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凝聚城市文化气质,。但随着网络的普遍,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让小编带你邂逅茂名的那些书店吧。
在“美丽中国城”茂名与十堰网络投票环节PK得如火如荼的时候,8月14日,节目组会突然调整了规则,茂名最终以网络投票排名第一,成功晋级复赛!网络新增投票步再与参演初赛、复赛、半决赛、总决赛的成绩挂钩,800万人历时44天25000000张票...
大概06年-13年这段时间,在茂名这座小城的年轻人夜生活时间充裕,但选择并不多,没有超级商场,没有电影院,更没有智能手机,他们例牌节目多数都是奶茶店+扑克
晴朗的夏日,总是想和大海联系在一起的,在我的家乡,有一片海滩曾经是茂名人的骄傲。长达12公里的海滩、80公里的沿海防护林带、全国第一个潜水旅游基地(放鸡岛),所以它有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中国第一滩”。
前不久,广州宣布了【租售同权】,租房族似乎看到了曙光,可这些仅仅发生在广州。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租房族又渐渐地又被人们所关注。租房族的烦恼不仅只是大城市的“特有”,在茂名的租房族也一样有烦恼和无奈
最典型的街边摆摊:曾经的光华北夜市。1997年8月,市政府为促进解决我市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在光华北路开设灯光夜市,设立近700个摊位,促进就业、方便市民购物。
回望过去的58年,茂名建市至今,从人均3.3平米的“猪笼屋”到宽敞明亮的住房,茂名人的住房变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猪笼屋”指茂名市区河西的六百户,当时茂名干部职工住在“六百户”的“猪笼屋”,10平方的狭小空间,挤一家三口,人均3.3平方
摩托车搭客简称摩的,在茂名统称为“搭客佬”,他们招手即停,轻车熟路,基本不受交通规矩限制,便捷快速的“搭客佬”曾经是茂名城市交通的一大特色。因为入行门框低且收入可观,也成为了不少茂名人的职业选择......
近年来,茂名城市市容市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道,人车分道,整治乱摆乱卖等等,一切都在往创建文明城市方向努力。很多经过多年才形成的特色街道,也在整治下渐渐成为过去。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和曾经的特色街道都有哪些。
网吧,一个家长和老师恨之入骨的地方。但80、90后的青春回忆里怎能没有网吧。茂名的网吧也开始的比较早,如蛙网、星际、星空、金城,后来的名迅、深蓝、顶尖、奇迹等。虽然进入了手游的时代,可还会莫名的怀念那个,在网吧里没日没夜玩游戏的日子。
1997年8月,市政府为促进解决我市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在光华北路开设灯光夜市,设立近700个摊位,对促进就业、方便市民购物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府决定取消灯光夜市,并于人民广场对面开设银湖商业步行街。
3月6日一早,打开论坛发现网友说有文东街有弃婴,然后翻查朋友圈也有朋友刷了这件事。但是没有说明孩子的下文,为了求证此事,小编专门前往事发地点.......
近段时间,不少的小区附近出现了这种专门用于回收市民主动捐赠旧衣服的绿箱子,只要轻轻一拉,把衣服放进去,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回收。这种新奇的捐赠模式引起大家的好评。
他们,我们每天都会见到。楼下,小区门口、大厦入口,商场停车场......周围都有他们的身影,请别烦,他们为保障居民安全而日夜守候,他们用心工作且勇担责任,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安心于生活。
曾几何时,木偶戏是茂名本地为数不多的文化娱乐节目,特别在乡下,那时还很难看上一场电影或大戏,木偶戏凭借着演出优势,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只可惜,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也随着时代的进化而逐渐走向了失落。
你有那种感觉吗?无论是坐火车还是汽车,快要到茂名的时候,从那小窗户里望出的高水路那点点灯火的景象……每次看到都感觉特别感触,因为到家了。出站口盼望一晚,终于可以把一年的期盼释放在拥抱孙子的力气上。你回到家,对父母来说,这才是过年。
2016年国家教育部发布2015年中国留学数据,2015年我国有52.37万人出国留学,阿硕,就是其中一位!他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为了让其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及学习不同文化,让他独立在国外生活!出国那年17岁!国外呆了12年,现回到生他养他的热土!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许多手艺人,很多生活上的东西出自他们之手。时间推移,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手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严峻形势。
“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这也许是盲人最大的遗憾。盲人群体在生活中举步维艰,没有方向。“保健推拿”也许是你们认为盲人最佳的就业方式。但对于王俊来说,他想要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关庆朝着李总理的理念一步步前行,在校期间他踏上创业之旅
几十年来,有一群人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在基层尤其在乡村学校,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村小教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仍有一群民办教师数十年如一日,仍在坚守,哪怕是仅剩下几个学生。
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主人公是两位年轻人,他们很平凡,却不凡,人们用身残志坚形容他们,她是茂名在线的网友,“小善”是她的网名,取自“勿以善小而不为”,轮椅上的她致力于公益,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人,她曾说“没人来爱我我去爱大家。
在没有网络通信的时代,人们想收取外界的信息,需要一个专门传达信息的人,这些人最早被称为信使或邮差。“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正是反映了当时邮差的作用。“传递一份报、一封信、一颗心、一片情”这是每一个邮递员的服务理念
如果给你捡到一个钱包,你会否等失主两个月?此次小编选拍的人物,他们来自冼太故里,一家竹升面店的两夫妇,他们秉承广东的饮食文化“饮和食德”,在这家不起眼的小面店里,传承“唯用一好心”的冼太精神出品“好人好面”,一起来听他们的故事……
茂名有现在繁荣的发展,离不开当年从全国各地过来参与建设的外地人。茂名的蓝天白云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所接受。他们偶然的机会离乡别井来到茂名,时间渐渐久了,他们也就扎根了在茂名。他们虽不是地道的茂名人,他们有个亲切的名称-“新茂名人”
2016年9月10日,一个茂名人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座经已屹立了25年,见证茂名发展伴随几代人出行的火车站“茂名东站”即将更名为“茂名站”,而有个人,一直坚守了8482个日日夜夜(23年),本期茂名的人一天专题,与你走入茂名东站,感受一个人一座城
-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