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扫码登录更安全

登录 | 注册帐号 | 找回密码

茂名论坛

  • 关注抖音号
  • 关注公众号
  • 下载APP
  • 扫码关注抖音号
  • 扫码关注公众号
  • 扫码关注APP
快捷导航
查看: 1066|回复: 12

[深读茂名] 话说茂名,最初茂名县可能在庙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此地名字接近茂水,茂圩。衍生茂名(蛮 民 门,看珠江那些门口)圩。

化州南盛庙山有什么历史

化州南盛庙山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与南盛地区有关的信息供您参考:

南盛地区的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南盛街道位于广东省化州市,曾是化州人口最密集区镇,因开发得早,驿道古迹难寻。

历史沿革: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镇南将军檀道济在此筑城,建立罗州县,(讹变南盛,但是何必改名茂名?搬迁化州?)
南朝梁大通中,罗州地建立在石龙郡(郡址在今河东旧城岭,可能最初也是在南盛深埇,语音相通),并升罗州县为罗州。

南盛庙山的传说

传说内容:相传东海龙宫里,一只乌龟精偷偷溜出龙宫,来到汤逊湖。因挣脱了龙王管制,乌龟精在汤逊湖里兴风作浪,湖边百姓生命财产损失重。百姓求助玉帝,玉帝召来二郎神,让它把乌龟精压在山下永世不得翻身。二郎神便背了一座山,赶赴汤逊湖,降服了乌龟精。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20250402024012front2_0_13888_FoYGkS-VV7q60hHXZ4XXk9KSd_rG.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相通磨刀门。。这些人和水道都是茂东门,然后城市或者乡村是茂东圩。。省音也就是庙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mouth 茅台 Mouthe mouthum 码头。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MartinMortonMortalMore than。山脉。
发表于 2025-4-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老是故弄玄虚
发表于 2025-4-2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5-4-2 17:31
mouth 茅台 Mouthe mouthum 码头。

软饭硬食!!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硬翻。。就是直译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说一下化州历史。与南盛关系不大,罗州最初应该在罗江口。

化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古代时期:化州最初属于百越地区,秦朝时期纳入象郡管理,汉朝时期属于南越国,三国时期分属高凉、高兴二郡,晋朝时期属于高凉郡。

南朝宋:设置了罗州县,县治在今化州境内的西北部,这是化州建置的开始。

南朝梁:罗州县升为罗州,设置了石龙县和石龙郡,州域包括现在的化州、廉江、吴川等地。

隋朝:石龙县被设置为化州,名称源于州治西南三里的石龙岗,这是化州命名的由来。

唐朝:化州被称为辩州,后改为化州。

宋朝:化州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动,包括与其他地区合并和分离。

元朝:化州的路改为化州路,属于高州路的一部分。

明朝:化州路改为化州府,隶属于广东行省。

清朝:化州府一度被降为化县,后又重新恢复为化州。

民国时期:化州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动,包括与其他地区合并和分离。

现代:1983年,化州县被撤销,设立化州市(县级),以原化州县的行政区域为化州市的行政区域。

这些历史事件展示了化州从一个边缘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的过程。

发表于 2025-4-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宋将檀道济在陵罗江口筑石城,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宋于今化州市境复置高兴郡,旋废。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属越州。郡辖地为化州市南部及吴川市、廉江市全境。梁大同初,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化州吴川市、石城全境,高州市西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陆川县、北流市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市城东北旧城岭。陈沿梁制不变。



化州建制始建于陵罗江口,也就是今合江。
发表于 2025-4-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有品严选 于 2025-4-2 21:26 编辑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5-4-2 19:16
说一下化州历史。与南盛关系不大,罗州最初应该在罗江口。

化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

“元朝:化州的路改为化州路,属于高州路的一部分。”



这一段就是在篡改化州的历史了。

应为“元朝时期,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早期两广的县郡有两种,一种是汉人置郡/县,一种是俚郡/县。汉郡/县是直接行朝廷礼法;俚郡/县则是属于自治地方,行俚人习惯。化州属于汉人置郡/县。
发表于 2025-4-2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风横月卧 发表于 2025-4-2 19:16
说一下化州历史。与南盛关系不大,罗州最初应该在罗江口。

化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历史发展如下: ...

“明朝:化州路改为化州府,隶属于广东行省。”


这一段也是错的,应为: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属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石龙县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化州、吴川、廉江是在明初被并入高州府,而高州府也不直接领吴川、廉江二县,而是由化州领。


清朝:化州府一度被降为化县,后又重新恢复为化州。


这一段也错了,应为:“清朝,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化州被降为化县是民初的事情,而不是清朝。


“现代:1983年,化州县被撤销,设立化州市(县级),以原化州县的行政区域为化州市的行政区域。”


这一段现代就更离谱了,化州撤县设市是1994年的事情。

HZXZ.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9年第7号(总号:171)_00.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9年第7号(总号:171)_11.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9年第7号(总号:171)_12.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9年第7号(总号:171)_13.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4年30期_00.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4年30期_01.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4年30期_14.jpg




发表于 2025-4-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有品严选 于 2025-4-2 21:57 编辑

今化州市境在地理上虽然和中国连成一片,但在三王五帝之时,并未纳入中国的版图,被古中原人称之为“蛮夷之地”。秦统一六国后,平定扬越,在南越划分南海、桂林、象三郡,任嚣 [35]任南海尉,其时,属象郡。至秦二世时,陈胜、吴广作乱,豪杰叛秦相立。秦已灭,赵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今化州市境在南粤武王赵佗治下的南越国又过了近一百年。

至汉元鼎五年(前112年),遂灭南越王赵佗,分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交址刺史领焉。

西汉时期,属交址刺史部合浦郡高凉县。

东汉时期,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高兴郡在化州境。建宁元年(168年),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今化州市境属交阯刺史部的高凉县。建安八年(203年),改交州刺史部为交州,今化州市境属交州的高凉县。建安十五年(210年),分交州为交、广两州,今化州境内属广州的高凉县管辖。

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五年(230年),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后又立高兴郡,俱属广州。

两晋时期,今化州市境属高凉郡高凉县。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宋将檀道济在陵罗江口筑石城,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宋于今化州市境复置高兴郡,旋废。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属越州。郡辖地为化州市南部及吴川市、廉江市全境。梁大同初,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化州吴川市、石城全境,高州市西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陆川县、北流市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市城东北旧城岭。陈沿梁制不变。

隋朝时期,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郡治所在今阳江市区西三十里)。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朝时期,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治所在石龙(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灵绿、慈廉、罗肥等十一县,属岭南西道管经略使。武德五年(622年),罗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龙,岭石龙、陵罗、龙化、罗辨、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以“辨”和“汴”音近,表更名为勋州,后复名辩州。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

宋朝,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辨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北宋时期,化州属广南西路庆远府。

元朝时期,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属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石龙县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清朝,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民国时期,化州改为化县。元年废府、州,县直属广东军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以后,化县先后属广东高雷道、南路行政区、高州善后区、南区绥靖公署、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2日,成立化县人民政府初属高雷专区,以后属粤西行署、湛江专区、湛江地区。1958年11月,继原吴川县的坡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乾塘镇、南调街道)、龙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官渡镇)割归湛江市郊区后,按地理、经济、生产等条件小县并大县,化县与吴川县其余部分合并,改称化州县。原茂名县(今高州市)的南盛、兰石(今有吴川市兰石镇)、龙首(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龙首村)、高栈(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高栈村)划归化州县。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仍称化州县。1983年,撤湛江行政区,实行市管县,化州县属茂名市辖。1994年,撤化州县为化州市仍属茂名市辖。 [4]
 楼主| 发表于 2025-4-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茂名在线安卓版茂名在线APP | 来自广东
有品严选 发表于 2025-4-2 21:49
今化州市境在地理上虽然和中国连成一片,但在三王五帝之时,并未纳入中国的版图,被古中原人称之为“蛮夷之 ...

有关内容是AI答案,我也没细看。和县志版本相差还有不少,虽然是来自县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